抗灾救灾 志愿者在行动

©原创   08-03 10:25   应城电视台

 

  记者:杨运涛  陈薇

  今年我市遭受的历史罕见洪灾,致义和、陈河等乡镇4.8万群众被迫转移。在应城二中、实验小学碾屋校区等转移群众安置点里,总能见到一群身着黄马甲、佩戴红袖章的人,日夜穿梭忙碌着,全心全意为大家提供服务,他们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志愿者。

  早上6点开始,朱贝和付强就来到应城二中和实验小学碾屋校区的安置点,为转移群众准备早餐,开始一天的工作。


  志愿者:朱贝:【我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

  付强:【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忙群众打扫卫生,送水、送饭。饭点到食堂帮忙打包盒饭、分发。】

  和朱贝、付强他们一样,在我市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应城二中,到处可以看到佩戴红袖章的志愿者身影。他们有的搭帐篷,有的为转移群众端茶倒水,还有的打扫室内外卫生等,虽然他们忙得满头大汗,但没有一点累意。

  同期声 志愿者 市二中高三学生万紫莲:【在这里能帮助别人尽一份力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决定在这里帮别人打扫卫生,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

  在这些志愿者当中,来自我市实验小学二(8)班的范宇杰和孝感玉泉小学二(1)班徐芩馨特别引人注意,他们都只有8岁,是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分别在妈妈和奶奶的带领下,在二中安置点食堂干起分菜、端饭的活。虽然年纪小,但做起事来毫不含糊。


  同期声 志愿者 实验小学二(8)班学生范宇杰 :【每天电视看到应城有很多地方受灾了,所以我来为他们做一些该做的事。】

  (采访孝感玉泉小学二(1)班徐芩馨)【我觉得特别开心!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在志愿者中,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本身就是受灾群众。在志愿者的热情服务和感染下,她们也加入到志愿者行列。

  (采访义和镇柴咀村受灾群众柴小艳)【大水涨到我们家了,我的家都被淹了,我们村所有人都变得无家可归,但政府及时安置了我们,我们非常感谢。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心,出一份力,在食堂后厨帮忙帮衬一下。】

  爱心涌入安置点,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者每天为转移群众提供服务,他们当中除了学生,还有不少爱心企业。打扫卫生、搬运物资、养生理疗、按摩理发等等,大家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高紫桐:【我觉的能够为家乡父老乡亲献出一点爱心,是我们应该做的。】

    志愿者李琴:【我们能为灾区人民可以近一点微薄之力还是很高兴的。】

  自安置工作开展以来,各灾民安置点先后得到市团委、市教育局、文体局、建设局、地税局、人民医院、企业、市中小学、外省市大学等40个单位、群体和个人的900多人次志愿者服务。

  (采访志愿者陈弦)【我们都是自愿的,自发的,无报酬的,而且任劳任怨。

  志愿者王春娥)【做义工累还是有点累的,说不累是假话,主要是腿酸脚疼。但我作为一名党员,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受灾群众做点事。】

  (采访应城二中教师李燕玲)很多志愿者的事迹都令我感动。比如城北初中的教师欧阳辉,每餐需要将72个很重的大饭格从高温的蒸饭机里搬出来,运送到打饭处,很辛苦!】

  正是有这样一群忙碌在安置点、义务提供服务的人,用实际行动温暖了受灾群众,以点点真情汇聚人间大爱。

  同期声义和镇转移群众 【我们这里吃的有、住的有、喝的有,都安置得好,垫的有、盖的有,照顾的好。】

  (采访义和镇灾民张希)【洪灾使我们家园被无情吞噬,财产蒙受损失,让我们感到痛心、难过,但在洪灾安置点,我们有饭吃,有水喝,有空调房住,让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还有许许多多好心人的帮助,真切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采访志愿者胡雪颜)【这几天由于连续的高温,工作的过程很热很累,但看到灾民们在这儿生活得舒适,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采访志愿者贾刚)【作为一名有十九年党龄的老党员,没能到一线参与抗洪救灾我很遗憾,但能在后方为灾民们提供服务也感到很开心。大家团结一心、不畏艰难的精神让我感动!】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在大灾大难面前,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完美诠释了敢于担当、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共同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