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医学专家找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破解方法

02-23 10:31   www.hb.xinhuanet.com  

中国1.5亿患者有望受益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致癌率高,但一直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武汉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个调控天然免疫的分子,可明显改善并逆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程。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

21日,国际顶级刊物《自然·医学》(影响因子30.4)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李红良团队的这一重大原创成果。据悉,这已是他一年来第5次在《自然》系列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由常见的“富贵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而来,在导致肝癌的疾病占比中,仅次于丙肝。该病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5亿患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其发病机制仍缺乏了解,治疗手段也收效甚微。

李红良团队经过长达8年的研究发现,“CFLAR”的分子是机体天然免疫调控网络中的一员,它在调控细胞内的凋亡信号通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CFLAR”分子通过阻断一种酶的激活,可明显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发生、肝脏纤维化、胰岛素抵抗等疾病过程。动物实验证实,调控“CFLAR”分子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有了明显改善并实现病情逆转。

《自然·医学》杂志认为,该研究是中国科学家在肝脏代谢性疾病研究领域的又一世界性重大突破,对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发病机制提出了全新认识,为开发专门的靶向治疗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对这一重大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据了解,李红良是武汉地区最高产的医学研究专家之一,已连续两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最近一年来,他连续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11篇高水平文章,著名的《自然》系列就有5篇。除肝病外,他还在心脏病领域颇有建树,曾发现了心肌肥厚的致病基因,去年9月发表在《自然·医学》上。

除医学研究外,李红良还创建了湖北省模式动物研究中心,建立了系统而完善的转基因技术和基因敲除技术平台,已自主或合作研发基因工程小鼠和基因敲除大鼠1000多个品系。(记者黄莹 通讯员杜巍巍)

科研团队达百人国内规模最大

李红良在实验室做实验

近一年来,连续在《自然》系列刊物发表5篇“牛文”,李红良研究团队的高产,在国内医学研究界令人瞩目。昨日,李红良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做科研并没有什么窍门,只不过15年专注于同一个问题,坚持下去罢了。

近一年发表的成果,有涉及心肌肥厚的,有涉及脂肪肝的,看上去没什么关系,其实都属于“心血管代谢疾病”这一15年坚持不懈进行的研究课题范畴中。他要摸索出这些病的致病原因和发展过程,最终找到药物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目前,李红良团队已申请了124项相关发明专利,授权了43项。

瞄准同一个问题去钻研,虽遭遇了数不清的难关,却从未放弃过。最新在《自然·医学》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就是专注了8年才取得的成果。

从单打独斗到百人“豪华战队”

李红良说,目前的成绩,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整个科研团队的努力。最初,他几乎一个人孤军奋战,现在他的团队已发展到了100多人,是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界规模最大的科研团队之一。其中有教授6人,博士后11人,研究生20余人,以及大量技术人员,阵容堪称“豪华”。有同行说,一个小团队可能10年、20年都很难发一篇《Nature》,但像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就能有无穷的生产力。

在同事眼里,身兼多职的李红良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无论去武大动物实验中心、基础医学院或其他单位处理工作,总是早上7点40之前第一个到。这还只是行政工作。做起科研来更“疯狂”,从早上8点多开始,一直干到晚上11点,基本都泡在实验室里,这样的状态每周有6天。医院病人的血液、移植后废弃的心脏、肝癌周边组织等,都是他研究的样本。

一个普通PPT要改10个版本以上

李红良身边的工作人员杨鹏告诉记者,李教授是一个严格的“细节控”。团队人员一个普通的报告、PPT都要修改10个版本以上,发到重要杂志的论文,改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论文在《自然·医学》发表之前,一次聚集了教授、博士们的讨论修改会,从大清早一直开到了晚上10点,中餐晚餐都是在会议室吃的,就是因为要对论文里的每一句话,每一处英文表述做反复讨论。

“虽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还很遥远,但可从源头上找出发病基因,为病人带来福音,这需要执着的探究和坚守。”李红良说。(记者黄莹 通讯员杜巍巍)

(责任编辑: 余凌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