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

08-03 10:47  

文峰塔亦 名凌云塔、 文笔峰,俗称文峰楼,位于应城市区南3公里,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塔高34米,砖石结构,六面七层,每层以螺旋式石阶相连接,游人可循阶 而上,每层均有休息平台和青石为栏的半圆拱门,塔顶有铸铜铸造的宝葫芦壮顶,塔西南向辟一门,门楣镌"青云直上"四字,塔基石砌,顶层正面有青石书刻“凌 云塔”,正 北向有 扇形青石书刻“奎光”二字。文峰塔明、清多次毁于兵祸,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重修建,保存至今。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文峰塔” 为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元月在此建立“文峰公园”。

文峰塔高34米,砖石结构,属七级六角楼阁式佛教宝塔。整个塔体,立面纤巧,造型均衡。塔内可循梯而上,凭高远眺,蒲城胜景,一览无余。第一层面宽5.7 米,塔基用条石砌成,面积为66平方米,厅为方形。二至七层,厅为正六边形,每边宽1.63米,墙厚3.3米。底层皆由青砖横铺垒砌而成,四方嵌有青石书 刻:“凌云塔”。塔面层层交错,均有青石为槛的半圆转门。还用迭涩砖层和菱角牙子砖,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在塔身壁外砌出腰檐,线条 柔和,结构精美。塔西南面辟门,门楣上镌“青云直上”。整个塔体,立面纤巧,造型均衡。塔内可循梯而上,凭高远眺,蒲城胜景,一览无余。尤为奇特的是,设 计者在塔二层故型玄殊,将转门建成外开内合形置整个二层一片黑暗,增加了这座宝塔的神秘感。 塔端铜顶高约丈余,系黄铜铸就,成宝葫芦状。百十年风雨浸袭,安然无恙。传说铜顶铸成后,因重达数吨,安装困难,当地群众以土垒台,用木杠顺坡慢慢上橇,历时数月,感动鲁班,他乘一个风雨之夜,施神力将铜顶提了上去。自此,鲁 班在文峰塔一带香火不绝,倍受尊敬。 日军入侵时,对塔顶垂涎,几度欲作军火原料,当地人民一面加紧保护,一面以鲁班故事吓唬鬼子,日军为了维持“王道乐土,歌舞升平”的虚假景象,慑于民愤, 才改变计划,塔得以幸存。文峰塔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捍卫民族文化的见证。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文峰塔”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元月在此建立“文峰公园”。

现在的文峰塔除了部分砖石风化破损外,其他基本保护完好。塔身略有开裂,一到五层,十八根铁铸锁扣从塔身横穿而过,纵横着将有裂痕的塔身紧锁。外塔檐壁上长满了野草和荆棘。如果再不加以全面维护,文峰塔的命运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