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阳风情]长江埠的台故事

08-16 16:42   www.yingchengnet.com  

文/知 日

 

  最受应城长江埠群众欢迎的地方大型文艺活动--台故事,源于清末,盛行于民国年间。

 

  台故事又称平台故事、出故事,以艺术造型表现故事情节。台故事的平台用木料做成,高1 米,宽2米,长3米,台面镶嵌2寸厚的木板,板上铺彩毡;四方安铁环,备有两根木杠,供4~8人抬着走。每台一出戏,一次最多出8台,一般6 台,最少4台。戏中人物均由10岁以下儿童装扮,或坐或立。为了安全,每个人背后都有固定的撑杆掩于衣中。每台故事,根据剧情,配有不同的道具,如"三戏牡丹",就得配上全套华丽的床帐;"水漫金山",就得配以纸扎的金山寺景。当时,如能被选中充当故事中的角色,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因此许多孩子争相当角,这样,故事角色不用愁。至于花钱较多的行头、道具,长江埠南、北两头比着添置,并各起有堂名,南为"永庆",北为"远庆"。总的来说,两边的服饰都比较齐全,不仅有蟒、靠、剑、帔风等,还有男人头上的冠盔,妇女的头面。道具也很多,马鞭、拂尘、棍、棒、刀、枪等一应俱全。

  长江埠的台故事,从每年元宵开始,南、北两头各显其能,一直出到农历四月农忙为止。何以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呢?主要原因是:南、北两头比着"出",并且相互挖苦,因而越出劲越大,时间越出越长。南头说:"长江埠长又长,我们出到麦子黄,吓得北头叫爹娘";北头回敬道:"长江埠大又大,我们出到种棉花,吓得南头叫爹妈"。这一活动从清代开始已成为长江埠的老传统、老习惯。每年只要春节一过,南头以叶炳保为首,北头以祁克武为首,就开始按各自的地域界限,分别找商贾富户赞助。商贾可趁此机会搞"大开张",捞一把,因此也从来不在这方面吝啬。北头地盘比南头虽小一半,人口也少一半,但北头内行多,点子多,因此,出起故事来比南头并不逊色。

  故事出台,还得有配套的场面,无论南头还是北头,在整队出发前都会周密安排。走在最前面的是龙灯,由两条娃娃龙(仅六节),一个珠组成,即"双龙戏珠"。南头的龙是红甲衣子,红胡须,属火龙。紧随龙灯之后的是服饰各异的高跷队,再其后是"乐棚",即四方以四根竹竿撑着四块绣花彩幅,内有10名乐手吹打着笙箫、鼓乐,边走边演奏着"八板头"的点子,接着是彩莲船、蚌壳精、推车,最后压台的才是"台故事"。每台故事,就是一出戏的造型,完全由小孩子扮演,一个个天真可爱,由四个人抬着走,两边还有四五人拿着竹板,掴得叭叭响,看上去象是凑热闹,实际上是每台的防卫。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围观的人群蜂拥云集,沿街各店铺先放鞭炮,后发芝麻饼(成筒的芝麻小饼),递给台上的小孩吃,表示慰劳。

  南北两头出什么故事,都是由各自的头面人物依据具体情况商量、安排。有时也用一些旁敲侧击的故事。

  有一回,北头出了十台,即"一点红"、"二进宫"、"三结义"、"四进士"、"五台山"、"六月雪"、"七星灯"、"八义图"、"九更天"、"拾玉镯",分两天进行,其后另有一个压台叫"吊金龟"。因南头的头面人物叶炳保小名"乌龟",北头便用这出戏暗骂叶。次日,南头用纸扎了许多蛤蟆的头和尾,系在踩高跷人的身前身后,看上去就象人骑着蛤蟆踩高跷,旁边另有两人拿着钢叉边走边喊:"陈家湾的人们,我们来杀蛤蟆罗!"其原因是北头的头面人物祁克武小名蛤蟆,加上南头有个陈家湾,湾里许多人有吃蛤蟆的习惯,于是,南头就借此回敬北头。后来,北头引用《封神榜》中广成子用翻天印打龟灵圣母,扎了个大乌龟放置于台后,并故意将纸乌龟压塌一块,谓之打"瘪乌龟"。南头即以"打"排出十台故事:"打鼓骂曹"、"打金枝"、"打龙袍"、"打鸳鸯"、"打灶神"、"打侄上坟"、"打严嵩"、"打潼关"、"打登洲"、"打豆腐"。随后,北头又排了一台"魁星点斗"(也称"出天喜"),即以一根丈余长的竹竿牢牢地立于故事台的中央,上面固定一把椅子,再将扮成魁星的小孩绑扎在椅上,下面由一个小孩化妆成包公,手扶竹竿,周围有七、八个人作护卫。北头这台戏曾轰动一时。南头接着推出一台"闹天宫",即在台上架起一个象单杠的横撑,两端安有土轴承,让一个小孩扮成孙悟空,在上面自由翻筋斗,围观的人跟着叫好。他们还安排了一台"木老人车水"的故事,即一木制 "老汉",两手系于水车的车把上,车下用白铁盒盛满水,台底掩盖着一个小孩,不停地摇动水车,以带动木老人有节奏地前后拉动,如同真的车水一般。这种挖空心思的创意和制作无非是想压住北头。但北头在戏剧方面也用尽了技巧:如"水漫金山",也真的把水搬到了台上。

  为了使台故事不但推陈出新,产生轰动效应,南北两头各自竞相发动店铺老板乃至一般居民出钱,到汉口购置服装,配备道具,以争高低。长江埠的台故事,在竞争中长盛不衰,南北两头争奇斗艳,各显神通,故事也层出不穷,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告一段落。

  1938年10月,日寇侵占长江埠后,镇上的人四处躲藏,但南北两头的故事衣箱,因隐藏较好,损失不大。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欢庆胜利,民间艺人们又把服装、道具清理出来,组织人马玩了一阵。一年后,由于内战全面爆发,长江埠地区的台故事被迫偃旗息鼓。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街道里建立的宣传小组、文艺小组,以及后来成立的业余剧团,用的大多是昔日台故事的服装、道具。当时,为了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艺人们编排了一些新剧目,如"落虎口"、"欢天喜地"等,也演了一些老剧目,如"蝴蝶杯"、"反间计"等。1956年,庆祝公私合营时,人们又把过去的龙灯、高跷、台故事全套搬出,大热闹了一阵子。可惜的是,随着"除四旧"的深入,以前的服装、道具,包括组建业余剧团所添置的行头,全部被付之一炬。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故事有所变革,内容由木老人车水等传统造型转为现代工农兵造型,由汽车平台代替人工平台,频繁出现在大型文艺集会上。

注:本文根据刘济生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