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说往]漫说应城县衙

08-17 09:17   www.yingchengnet.com  

朱木森

改革开放,经营城市,应城市政府大院整体出售,作商业开发;新的市政府机关南迁重建,已蓝图铺展。当两处建筑工地紧锣密鼓地开场,一种恋旧的情结在一些人心中淡淡织起。我相信,到两处新楼商屋敞亮开来时,不少关切的心怀也会豁然敞亮。为此,我遵嘱说说业已易手的老县衙。

据史书记载,应城县署于隋·大业初(公元605年至610年)由县西北迁至今城中地区。

又据史书记载,唐·显庆年间(公元656年至660年)县令韦思谦于县署东建黉舍(学馆)。宋·元符年间(公元1098年至1100年)县令谢良佐于县署东建学宫(孔庙)。由众所周知的本市文物孔庙与这两个“县署东”定位,唐初以来,今市政府大院就为历代县衙、县府、市政府所在地。距今一千多年。

光绪应城志县署图

应城县志最早记载重修县衙的知县为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知县王义。依据不争论的原则,作为县衙的市政府大院至少治域理民550年了。

自明朝王大人始,这块风水宝地上的修葺和扩建绵延不断,仅记录存史的就有二十多次。最早规划并大修县衙的是明嘉靖知县卢湘。此公以县衙布局不合理,撤前后堂而重建,新建谯楼、后乐堂和迎宾馆,县衙始成一进数重格局。至清未,成为鄂中屈指可数、象模象样的县衙。有朋友赠我一帧光绪七年(1881年)应城县衙效果图,可谓屋宇深重,蔚为壮观。县衙头门南开,序第为仪门、大堂、二堂、三堂 。仪门与大堂间有东科房、西科房,东西相向框就一处内场,威严而不失空旷。三堂两侧为东西花厅,三堂后建有“退室”数间,偏东处点缀一小楼,曰“余览”,堂皇而不失典雅。东科房后设库房,西科房后为狱所:头门东附“谢公祠”,“退室”东北远远处还设有相当现今车库的马厩。好一座封建县大衙。

也自明朝王大人始,这块风水宝地上的战火和兵燹也绵延不断,县衙毁于战事就有四次。崇祯九年(1636年),农民军张献忠攻陷应城,官衙灰飞烟灭;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破城掠地,县衙一炬成灰;民国初,军阀混战,县衙朝秦暮楚,北伐前被人纵火烧毁二、三堂及花厅,北阀时仅存厅室70余间;1948年11月,应城矿区军政人员进驻县城,史涤非同志下令焚烧旧政府钱粮账册,结果殃及大厅、东西科房,至此,县衙仅存头门、仪门及部分残垣断壁。

说到县衙,自然要提及县官。明清两代,应城知县多是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的读书人。他们中不乏风流儒雅、文质彬彬的饱学之士,也不乏勤政亲民、尽忠职守的能臣显官。

清康熙知县樊司铎、齐国政,雍正知县李可采,嘉庆知县奚大壮,光绪知县罗缃、陈豪都是很有功底的文人学子,他们著书立说,史海钩沉,修志传薪,风光一时。

明成化知县汪清重兴黉馆,倡官学,建大成殿,尊孔圣人,传为一代佳话。

明成化知县汪清率民“筑土为垣、挖濠环之”,建成周长四华里的城池,应城始得有“城”。清康熙知县齐国政捐俸修城,应城之城得以完备。

明洪武知县诸葛平倡导兴修水利,在任期间规划并开挖了七处小水库(大塘堰),乡民获益数百年。

清道光八年至三十年,连年大水成灾,洪水数次冲倒城垣。其间四任知县黄颖、涂崧、丁周、鲍光霱均劝捐修城,可谓修了倒,倒了修,直至推出大北门外县河改道工程,确保以后城墙近百年大水无忧。

清嘉庆九年应城大旱,知县奚大壮倡议官绅出钱,胥吏出俸,全力赈灾,使境内流民得以安养。后奚大壮离任,县城民众倾城而出,拱手挥泪与之惜别。

明崇祯九年,农民军破城而入,知县张绍登不弃衙,为封建王朝死节,保了一城百姓。

明清之际,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县老爷的治域思想往往雅寓于一诗一联中,其中多有大手笔。康熙知县魏定国于大衙上书楹联:

情理法不外乎恕是已

清慎勤再加以忍何如

嘉庆知县奚大壮联:

廉平之守不可改

大小之狱必以情

道光知县孙绍棠联:

休说民顽只恐是抚绥未善

果然官好几曾见化导难行

民国初,县署改称县知事公署。1926年改县知事公署为县政府。1939年汪伪县政府成立。1945年9月日寇投降,民国县政府还冶县城。1949年4月应城解放,县衙历尽人间沧桑,目睹官场黑暗,终于回到人民手中。

据我揣摩,应城县大衙居于县城东南一隅,长期以来是极具权威和相对独立的。它的正南和东南方向只有几处鬼神庙宇,给人一种神秘感;正东是黉馆官学,显得周正而高深;至于市井商贾,引车卖浆之流,则只能委身下首和臀后。因此,好长一段时间应城只有西街、北正街和小北街,而没有南街和东街。县衙东北曾为衙门马坊,故称为马坊街,再往下的街面虽居城东,也只能称为东后街了。由此,我们领略了“衙门八字朝南开”的含义。

1949年6月,新生的应城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时,即确定老县衙为县署所在地,但由于县衙百废待兴,军政人员大多暂住电厂(现市印刷厂)和原县人民银行大楼(现市工商银行解放街办事处)。首任县长宁淮同志是位军人,由京应县大队长转换角色(时人亲切称其指挥长),他亲率干部、战士清理废墟,整顿秩序,为稳定时局做了大量工作。1950年上半年县署陆续还归老县衙。1951年,时任县长赵光远在大院东建两栋别墅式“洋房”作为县政府办公室。“洋房”为一层,正方形,建筑面积两百多平方米,机砖机瓦,矮壮厚实被戏称为“蒙古包”。后于原大衙三堂处建一栋二层办公楼,外走廊,上下共24间,每间设一个科局,不足30平方米,相当于现今一栋大厦高楼。同时修复头门,面壁矗立,国徽高悬,石狮雄视,气派不凡。

1966年“文革”开始,县政府大权被“夺”,县政府大院内一切公务被迫停顿。1968年应城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革委会设在后来的市委大院(即现加泰步行街),原县政府被“结合”进去的革命领导干部转至县革委会。1970年,县政府大院被改作应城县第一招待所,现市宾馆为第二招待所。直到1980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县署再次还归。如此十四年有县无衙,是历史的一大误会,是历史的一曲悲剧,历史将在这里沉思。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应城县政府大院四周空旷,庭院深深。南边为应城人民广场,有近百亩开阔地,一眼可看到南门城墙;东边一墙之隔为应城人民公园,园内芳草萋萋,古树森森,除亭榭小桥,鲜有房舍;北边青舍寥寥,屋宇稀疏,十分清静;西边紧邻北正街,一线白墙分开两处天地,墙外古井三眼,老店数家,瓦屋几间,空地遍野,少有车鸣马嘶。物换星移,时代发展,转眼间市政府大院湮没在一片商业气氛之中,湮没在漫天呼买叫卖之中。就此兴建商城,倒也顺乎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