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变荒地为“能源地” 探索扶贫新模式

09-26 09:56   记者:邹祺

记者:邹祺

汤池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利用荒地建设光伏发电站,把荒地变成了“能源地”,探索出一条扶贫新模式。

走进汤池镇田铺村,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这是田铺村利用闲置的1.5亩荒地建成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负责人 黄静 它是通过光照的光伏效应产生直流电,然后直流电通过我们的逆变器和配电柜可以转变成交流电,然后直接上网到国家电网上面,可以供我们所有的村级用户使用。

目前,汤池镇田铺村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装机总容量50千瓦,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5万千瓦时,年电费收入4万余元。

田铺村贫困户 黎四春 这个发电项目搞得好,村里增加了收入。

田铺村贫困户 唐飞飞 对我们贫困户提供了公益性的岗位,同时也给我们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光伏产业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战略性扶贫产业,可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壮大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改变村集体经济薄弱现状。

田铺村第一书记 吴勇 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在前期的工作中,互相配合,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光伏的并网发电,通过这个并网发电为我们田铺村相当于养了一只不吃不喝只会下金蛋的鸡!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突出产业扶贫主线,探索切实可行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光伏扶贫项目攻坚项目中,坚持发挥行业优势,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推进光伏扶贫工程。

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负责人 黄静 整个应城是20个村,总装机容量是1MW,一年的发电量是100万千瓦时,每年的贫困收益是95万左右。

据了解,每个光伏基地年均发电5万度,按照补贴后每度0.85元计算,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4.25万元收入,成功走出了一条“循环发展、长期收益、稳定脱贫”的产业扶贫之路。汤池镇除了田铺村,还有大孔等6个村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

应城市汤池镇扶贫办主任 陈义军 目前,我镇大孔、田铺两个村已经完成并网发电,其它5个重点贫困村正在抓紧施工,预计9月底可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