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脱贫我光荣】一对养鸭夫妇的悲喜生活

10-31 10:11   ​记者:姜明 邹祺 艾聪衡


记者:姜明 邹祺 艾聪衡

杨岭镇新四村村民张伯水,依水而居,与水的一段过往,曾让他和妻子痛苦不堪,一度觉得苦日子望不到尽头。然而,2016年驻村工作队的精准施策和全力帮扶,让张伯水夫妻俩重燃生活的希望,一切正在悄然改变。

早上6点,张伯水准时来到鸭舍喂鸭子。看着眼前欢快的小鸭子,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张伯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前些年,13亩农田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可由于夫妻俩患病,不能做过重的体力活,时常不得不请人干活。

精准帮扶户 张伯水:基本上叫别人干活 把工钱一给 没有什么收入

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瞧见有人养鸭效益不错,2011年,夫妻俩也干起了养殖。

精准帮扶户 张伯水:我自己没有钱  都是从亲戚借的

张伯水的妻子 段秋美:那一年行情特别不好  我们亏了3万多元  亏了之后  我就说  我再也不会养鸭子了

不但没有赚钱,还欠了3万多元的债务。这样的打击,让夫妻俩十分失落。

精准帮扶户  张伯水:那怎么说呢  你又不能哭 只能闷着 【同期】张伯水的妻子 段秋美:种了一点地维持生活吧  没抱什么希望了 再说 我们两个人  慢慢以后就病了

贫寒的农家愁云密布,2015年的贫困户申请书上,显示2014年张伯水家的人均纯收入为2000元。

精准帮扶户  张伯水:那个亲戚朋友来玩 加点菜 都没有钱...当贫困户 走出去(感觉)矮别人一截

期盼摘掉“贫困”的帽子,可没什么技术、年纪不小、身体也不佳,这路到底该怎么走?张伯水不清楚,直到去年驻村工作队到来,他才没那么迷茫。

精准帮扶户  张伯水:扶贫工作队看我条件不行 问我能干什么 我说没有别的技术  我原来喂过鸭子  鸭子我还会喂...工作队不晓得是怎么联系的 联系之后就叫我搞  我说那我们的销量怎么办

他们说 这个问题 我们来解决

2011年的养鸭之痛还未愈合,张柏水虽然提出了想法,可其实还有些犹豫。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工作队多番走访做思想工作,并帮其量身定制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

孝感市直驻新四村工作队第一书记 胡泽刚:(安陆神丹公司)就有一个保护价的收购 另外在技术指导 在鲜蛋回收 包括一些前期的资金垫付方面 都给了贫困户特殊的关照

资金有着落,饲料和技术送上门,还不用承担风险,这样的优惠政策,让张伯水激动不已,立马打电话,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在外打工的妻子。

张伯水的妻子 段秋美:我说你要养你就养吧 反正我不想回家(养鸭) 没抱什么希望

筹备阶段,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隔三差五就会到家里走访,张伯水认定这事靠谱。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在养殖的过程中,帮助总是无处不在。

去年冬天,一场风雪,将张伯水家的鸭棚顶掀翻了,要是不及时修缮,鸭子患病,将直接影响产蛋率。在他焦头烂额时,几个熟悉的面孔出现了。

精准帮扶户 张伯水:有村里的干部 镇里 有工作队的...他们来了之后 说你忙到现在 歇一下 那人喽 (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冒着严寒,大伙分工协作,很快将鸭棚修好。感受到日常的种种关怀,张伯水卯足了劲干活,鸭子养得挺不错。去年,就已经实现了脱贫。初尝甜头后,今年,张伯水再次劝说妻子回家一起干。这次,妻子欣然答应了。

张伯水的妻子 段秋美:我每天捡鸭蛋的时候 我就觉得我今天捡了多少鸭蛋 能赚多少钱 那个心情也真是无法形容的

夫妻俩齐心协力,成天围着鸭棚忙活。截至今年8月,养殖纯收入达3.5万元。驻村工作队又帮其申办了5万元的惠农贷,养殖规模从1500只扩大到了4500只。

为了让张伯水家脱贫不返贫,工作队一直关注着他家的养殖情况。采访当天,发现张伯水家的饲料不多了,工作队的第一书记,走出鸭棚,就立马联系了神丹公司。

孝感市直驻新四村工作队第一书记 胡泽刚:你好 是这样的 这个新四村 有两个贫困户 有的饲料只剩下8包了 他可能明天一天用了就没有了

饲料问题得以解决,张伯水高兴地和扶贫干部继续聊着养殖的事。对于未来,他有着美好的憧憬。

精准帮扶户 张伯水:我叫张伯水,杨岭镇新四村人。感谢党的政策,这两年我依靠养鸭,年收入十几万元,实现了脱贫。我脱贫,我光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