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清晨,记者慕名走进应城市杨河镇北大街171号一间普通家庭手工小作坊,熊小年师傅正在锅台边煮着热腾腾的豆浆。
体验原滋原味的豆浆
见到有客人前来到访,熊小年师傅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豆浆。“这是原滋原味的绿色食品,你们在市面上的豆浆店都不一定能喝得上!”
熊师傅正在灶台煮豆浆
说话间,豆浆煮开了,熊师傅小心地撇掉面上的泡沫,豆浆的表面顷刻间就凝结了一层乳黄的膜——“这是豆浆的精华——豆油。”
熊师傅揭制豆油皮
“这是煮熟后的豆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浮出豆浆表面,与空气接触后氧化而成的。”熊师傅说,“豆油含有优质蛋白,营养价值高。”一边说着话,一边手不停活儿,熊小年操起身边的竹条,揭起了一张豆油皮,挂在了锅台上方。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采访和体验揭制豆油皮
一张张晶莹透明的豆油皮,宛若一块块纱布,整齐划一地晾在竹竿上。
泡制大豆 准备磨浆
熊小年师傅说,他今年已经48岁了,他和妻子杨桂平每天凌晨5点起床,将前一天泡好的黄豆清洗、磨浆,然后上锅煮。
“加入石膏水的多少,靠的就是多年形成的经验和自身的悟性。”在熊师傅的操作下,石膏水与豆浆慢慢融合,石膏水中的硫酸钙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凝聚而与水分离,便形成了豆腐脑儿。熊师傅说,这一工序叫点浆。
压制千张
熊小年说,妻子杨桂平自嫁入熊家,28年来,她先做媳妇再做徒弟。“现她已出师了,比师傅还师傅呢?” 熊小年说,妻子杨桂平这会儿正在配送千张,寻思着网上销售呢?“她不满足于只是在杨河镇内经营,我们正在逐步把生意往应城、孝感发展,争取申请一个商标,注册一个品牌。”
俗话说:“人生有三难,撑船、打铁、做豆腐。”熊小年说,“做豆腐,三更睡五更起,累的时候也想过‘金盆洗手’、歇业闭市。”“市场有需要,顾客有需求,责任心和信心,让我们一路坚持了下来。”
28年来,熊小年师傅的千张成了杨河镇乃至应城远近的招牌,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在应城市,只要一提及杨河千张,无人不晓。现在应城市就有很多餐馆、酒店都纷纷主动跟熊小年师傅联系、跟他合作。
新鲜“出炉”的千张
豆油皮包卷菜品
美味千张 时尚佳肴
“在应城城区,我有自己延伸对接的招牌店,在网上卖千张,开家农村实体网店,让杨河千张‘香飘四方’......”,豆腐作坊里,熊小年师傅的爽朗笑声尽情绽放……“杨河千张,绝对时尚”、“杨河千张,食正味香”……
(来源:云上应城 应城市杨河镇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程国辉 编审:应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