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市委书记徐长斌作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就应城石膏、岩盐、温泉、糯稻“四宝”进行代言后,在蒲城大地引起强烈反响。作为应城糯稻核心种植区的田店等乡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引导种植大户把糯稻产业做大做强。
在田店镇畅马村的田间地头,总投资额150万元、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育秧工厂红旗招展、机声隆隆,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育秧工厂建成之后,可解决田店镇近4万亩优质糯稻的插秧难题,既减少了群众的劳动强度,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李军是田店镇糯稻种植面积较大的专业户之一。早在十年前,他以父亲的10亩责任田为示范,开始种植优质红糯,当年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多年的滚动发展,如今,李军的种植规模已发展到300亩。今年,他的糯稻基地总产优质红糯2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近70万元,减去生产成本后获纯利40多万元。这两天,他和应城市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观摩了育秧工厂的建设情况,更加坚定了做大做强糯稻产业的信心。
同期声:应城市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 李军 种植糯稻比常规稻赚钱,一亩田可以多个600-700元,我尝到这个甜头后,每年逐步扩大种植规模,通过我本人和合作社的技术服务引路,推动应城糯稻核心示范区的建设,从而把我们应城糯稻品牌叫响、擦亮。
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是田店镇做大做强糯稻产业的一大亮点。在应城运发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的生产线出米率高,质量好,每天的产量达到150吨,产品落地后供不应求。同期声:应城运发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新平 下一步,我们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功夫,一是上一套烘干设备、烘干系统,降低群众生产成本;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新增礼品包装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田店镇是我市优质糯稻核心种植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该镇种植优质糯稻3.8万亩,总产达到2500万公斤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糯稻的种植和加工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同期声:田店镇党委书记 张华平 11月9日,市委书记徐长斌作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推荐了我们应城四宝,其中糯稻核心示范区就在我们田店镇,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稳定种植面积;二是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提升产品品质;四是延伸产业链条,把糯稻打造成为田店镇支柱产业,为冲刺县域经济全国百强县市贡献力量。
应城市地处北纬30度国内籼糯种植最适宜区域,有着悠久的糯稻种植历史。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每年投入5亿以上资金用于粮食及糯稻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市优质糯稻种植面积37万亩、总产19.2万吨,已建成无公害优质糯稻基地21.4万亩,在杨河、田店、杨岭等地创建了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随应线、汤八线、应两线、团结垸等为板块的优质糯稻无公害生产基地。围绕做大做强糯稻加工产业,我市还出台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打造形成糯稻种植、收购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2016年,应城糯稻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申获应城糯米国家地理专用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