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的他,农机推广经验登上农民日报

02-28 18:49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程国辉

【以下为农民日报的见报稿中涉及推介全国农机“土专家”张俊培的相关内容。

全国农机“土专家”张俊培为解决机插秧育苗分散、烧苗、死苗、苗不齐、管理困难等问题,带领合作社先后投资新建育秧大棚11栋,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大棚采用立体式育秧架,应用喷淋系统,并根据时间、气温、品种特性等灵活掌握秧盘全苗后存放时间,提高了大棚利用率,满足了用户育秧需求。

孝感市农机“土专家”张俊培2020年投资近10万元购买1台井关测深施肥插秧机,想在水稻施肥上把同一块水田分隔成两块,一边用传统人工施肥和机插秧,另一边用侧深施肥插秧机施人工用量的70%,两块地同样管理,最后收获时称重,两块地产量相当。2021年,他的合作社投资近10万元在原来的8台插秧机上加装北斗监测系统和侧深施肥器,承担孝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侧深施肥项目。当年作业5000多亩,为服务企业省工500多个,省工钱10万多元,为合作社增收2万多元,带动了当地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张俊培为解决秸秆问题,去河南许昌农机具生产企业找秸秆还田机具,下到田间亲自对比试验秸秆还田机械效果,购买效果较好的机具8台,无偿借给当地农机手使用,提高了秸秆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率;他还购买秸秆编草绳设备,示范引导当地农户变废为宝,发展草绳草编业,编草绳1万多捆,增加农民收入5万多元。


应城的他,农机推广经验登上农民日报


2月26日,农民日报头版发表《湖北:农机“土专家”春耕一线“挑大梁”》(作者:王林松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的通讯文章,重点推介全国、全省农机“土专家”先进经验,其中用3个较大篇幅浓墨重彩地介绍了湖北省应城市张俊培在农机化技术推广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促进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弱项,有力推广绿色先进技术,主动承担联农带农社会责任......作为一名现代农业的“探路者”,张俊培“铁牛”插秧、无人机喷药……农机轰鸣代替了农民躬耕,改变千百年来种田人的“刀耕火种”传统种田“老把式”。

2000年,从应城市供销社下岗后,张俊培回到家乡义和镇农村创业,开起了农资服务店。2007年,看到电视上机械插秧省时省力,他不顾家人反对,筹钱购回一台。机器插秧,乡亲们看着新鲜却不敢用,张俊培就先在自家地里用。

这玩意儿干起活来又快又好,比人工还便宜不少,农户们纷纷找上门来。从此,机器插秧推广开来。两年后,张俊培又牵头组建镇上第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

设备好、收费低、服务优,遇上老弱病残困难户,服务还免费,俊培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合作社和周边乡镇的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机械作业到过京山、天门、汉川等地,最远还去了黄陂农村,机械育秧、插秧面积累计超过5万亩。2014年11月,俊培合作社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九部委授予“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2015年,参加省里的现场会,他看到喷药“神器”。2个月后,俊培合作社的无人机成功首飞,当年喷洒面积达3.6万亩。听说天门、京山有工厂化育秧,张俊培当年就在应城建起5栋立体式育秧大棚。

近年来,张俊培先后被推荐为省管乡土拔尖人才、孝感市优秀共产党员。对未来,张俊培踌躇满志。今年,俊培合作社将新建150万公斤粮食仓库、一套粮食烘干设施;正在和武汉一家公司洽谈合作,建立秸秆回收和综合利用设施。

“金戈铁马”拓富路,我要带领乡亲们走在共同致富的‘稻’路上。”张俊培说,他还将探路虾稻共养,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打造老百姓吃得起的健康农产品。

(来源: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程国辉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陈梦宇   终审核发:姜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