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古为蒲骚之地,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蒲骚,今之应城也”的记载。应城又称“蒲阳”,雅称“蒲骚”。其得名源自于《诗经》诗句:“彼泽之陂,有蒲茜苔。有美一人,硕大且俨。”水边泽畔,蒲草茂盛、苔藓青翠。应城,如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子,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应城自然生态之美,更赋予了应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浪漫气息。
何以“应城”?昨天“应城”,应置之城
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以“地处要冲,乃安、荆二府咽喉,郧襄东道门户,应置城为守”,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属郢州安陆郡。应城,从此开始拥有了独立的行政区划。
应城是交通要冲。应城地理位置得中独厚,北依大洪山脉,南临江汉平原,东接大武汉,西连古荆州,地处武汉、襄阳、荆州、宜昌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地带,自古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汉宜公路、武荆高速公路、孝汉应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宋应公路连接南北,汉渝铁路、长荆铁路穿境而过,构建起内联外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应城是资源大县。石膏储量居亚洲之首,岩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汤池温泉闻名遐迩。应城市河湖密布,沃野平畴,物产富饶,是全国商品粮大县,有“全国籼型糯稻生产第一市”之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应城糯米,饱满圆润,酒酿醇醉;四百余年手工传承黄滩酱油,古法酿造,飘香全国;白湖莲藕、人和荸荠、三结豆皮、汤池甲鱼、义和小龙虾……应城特产应城风味,是应城的又一道靓丽名片。
应城是经济重镇。应城是传统工矿重镇、农业大市,是全国最主要的盐化工基地和全国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全省盐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等众多金字招牌。近年来,应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是孝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2023年,应城“中部百强”再进6位,排位59名。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三项指标位列全省前十,稳居第一方阵。
何以“应城”?今天“应城”,应来之城
应城是人文胜地。千年古邑、蒲骚故城,应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既有全国重点保护的门板湾遗址和陶家湖古城遗址,还有应城膏雕、黄滩酱油、汤池传说等一批别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城文化内涵丰富。有以蒲骚之战等历史事件、蒲骚故城等历史遗址,以及屈原、宋玉、欧阳修等历史名人为代表的蒲骚文化;有围绕膏盐资源、古矿遗址洐生的膏盐文化;有以汤池训练班等为重要标识的红色文化。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大富水在中部穿过,为古蒲骚之地,有“膏都盐海”的美誉,石膏、岩盐、温泉并称应城“三宝”,宋玉受赐蒲骚之田,一斛之赐,传颂千秋,为文坛佳话;欧阳文忠公,悠游西河古渡,昂然立于楼巅,少年意气,挥毫泼墨:“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章陌感凋年”;诗仙李白,闻应城汤池“玉女汤”之名,欣然往访,留下了“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千古绝句。应城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在册烈士有900多人,孕育了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辛亥元老、民国勋臣蒋作宾,“湖北的李先生”中国无线电创始人之一李范一,中国早期工运领袖、中共二大、五大代表、首届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许白昊以及新中国“导弹司令”杨业功等先烈,红色基因在应城这片土地上世代传承。
应城是风景佳地。应城之地,山川秀美,河湖交织,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应城深度挖掘蒲骚、膏盐、温泉文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文旅品牌。以建设八汤线旅游公路、有名店旅游绿道串连楚珍园、风之驿、樊家营等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了一批农文旅示范点和田园综合体,有名店旅游公路获评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以大富水为连接轴线,打造“一带十园”滨水文化景观长廊,将流域治理成效转化为经济增效;建立蒲阳文创中心、开发文创产品,膏雕台灯、五月花浴盐声名远扬,获评全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沉鱼湾落雁景区、文峰塔生态公园等蒲阳美景,应城早点、“八大碗”、春华豆皮、汤池甲鱼等“应城味道”,加速出圈,助力打造农文旅养融合样板区、创建“荆楚文旅名县”。应城获评中国健康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全国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应城入选全省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县市。
应城是创业福地。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应城以打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县市为目标,全力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延伸“一网通办”“一事联办”覆盖范围,探索更多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实现路径。深入开展“十大行动”,以控制成本为核心、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中心、诚信政府建设为重心,突出“孝”文化特色、打造“孝着办”系列营商环境品牌,用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构筑企业发展的“金山银山”。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清单,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考评活动,构建近悦远来、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应城获评“全国最具中小企业投资价值县市”“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贡献奖”等荣誉。“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应城市委出台了“人才16条新政”等政策,实施“我选湖北·创在应城”计划,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以及优化服务与保障等举措,努力打造成为“人才洼地”,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何以“应城”?明天“应城”,应兴之城
应城是发展热土。坚持对标对表。立足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基础,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让“能发展好的地方发展得更好”。对标省“五个功能定位”、孝感“五个基地”功能定位,明确“两区一地一中心”的功能定位,全力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优质糯稻生产区、全国重要食盐战略储备基地、国家级深地储能中心。
坚持换新鞋走新路。应城“靠盐吃盐”,先后兴建制盐厂、化肥厂、磷肥厂、化工厂等盐化企业。盐业的开发,奠定了应城工业文明的基础。近年来,应城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吃资源饭,端科技碗,走创新路,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化工、绿色建材、新能源(储能)“2+1”产业集群,不断推动盐化工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2023年城镇化率居全省县市首位。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老城组团”拓展“两河新区组团”,壮大“工业发展组团”。持续把绿色化工这个主导产业规模做大、链条做长,带动现代服务业密集发展,吸引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农民工进城就业创业。
应城是产业高地。坚持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立足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充分发挥串珠成链、集链成群、集群成势规模效应,不断提升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聚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这个最大项目,建设国家级深地储能中心;聚焦盐化工业这个最大产业,打造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聚焦服务业这个最大潜力,争创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聚焦数字化这个最大增量,推进“两化”融合,放大乘数效应,持续壮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规模,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产业“新蓝海”。通过“技改提能、制造换新”,双环科技走向新生,云图控股体量翻番,生物农业晋升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化工产业大步迈向现代化;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三棵树”,长出一片林,建材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大增;通过“无中生有、变废为宝”,利用盐穴储能、储气、储油、储氢,能源稀缺地正崛起国家级深地储能中心。
应城是幸福家园。实施流域治理。应城市是国家55个“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之一,重点实施老县河、短港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经过治理,大富水修复了河道空间形态,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打造了“一带十园”的滨水文化景观长廊。从空中俯瞰,富水河宛若一条丝带穿过应城,河岸绿草如茵,树木繁荫,岸边数十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化身旅游打卡地,勾勒出一幅“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水美乡村图画。加强政策供给。出台综合民生支持政策,推动今年新增城区人口1万人以上。增进民生福祉。统筹需求和可能,更加关注群众“柴米油盐”的烦恼、“衣食住行”的困难、“酸甜苦辣”的倾诉,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谋划一批“小而美”的民生工程,巩固提升“十件”民生实事成效,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翟胜华(孝感市孝南区委宣传部)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易攀锋 终审核发:谢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