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应城市城中街道“有求速应”的治理经验

10-09 18:58   民主与法制网 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王中正

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城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以“为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为目标,持续推进主动治理、源头化解,探索形成“有求速应”的治理经验,逐步实现从“有一办一、被动响应”向“举一反三、主动治理”的转变。

党建引领“有温度”

城中街道严格落实乡镇“汇研交办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日收集、周督办、月小结”工作制度,按照“大口径、全覆盖”原则,紧盯上级交办、本级梳理和突发情况等重点信息,对驻点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社区(村)实行集中“双交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综合研判和督办,疑难复杂问题争取上级支持,依靠市级和部门力量加快推动化解。

聚焦群众反映较多的噪音扰民、旧改项目、用水用电等问题,与市直职能部门建立联动调处机制,加强协调配合,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凝聚共商共治的合力。特别是涉及老旧小区改造、水压不稳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及时与市住建局、市自来水公司等部门互通情况,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三方协商,推动问题有效化解,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迅速响应“提速度”

围绕提升工作效能,持续健全机制,针对“人”和“事”,城中街道建立“两项清单”,坚持预防在前,多元调处,有求速应,未诉先应,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今年以来,聚焦重点问题、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9次,累计走访1万余户,排查矛盾纠纷900余件,全部有效化解。

坚持以社区(村)为基本单元,推动专门队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组织社区(村)干部、网格员、民辅警、楼栋长、志愿者等,开展拉网式摸排梳理,及时上报网格化管理平台,确保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

根据上报信息具体研判,分级分类处理。一般性矛盾纠纷,由社区(村)调解员及时调处化解;对较为复杂或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纳入风险清单,明确专人包保,做好调处工作。

健全“社区(村)干部+网格员+调解员+法律顾问”联合调解机制,对家庭、情感、邻里等一般性矛盾纠纷,组织“五老”等志愿者调解力量进行调处,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才库”和“智囊团”作用,积极引导矛盾纠纷化解始终保持在法律框架内。

高质办理“显力度”

应城市城中街道针对一批“老大难”问题,通过顶格调度、提级办理、集中会商等方式逐个疏堵点、除痛点、解难点,找准“病因症结”,开出“治病良方”。

针对乱搭乱建、乱停乱靠等极易复发频发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专项推进,助推事项高效解决。坚持做好跟踪回访,发挥112个网格作用,组织网格员对重点问题频发点位开展常态化巡查,确保整治效果,防止问题反弹,形成闭环管理。

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整改,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防范,前瞻治理。组建15个防溺水工作专班,在68处重点水域配备86名信息员,紧盯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开展常态化巡逻,及时排查反馈重点水域安全情况;常态化开展校园、企业、“九小场所”等安全隐患排查,全力加强15个社区(村)基层应急力量建设,夯实城中街道平安稳定根基。

(来源:转载自民主与法制网  王中正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 陈梦宇 终审核发:熊晓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