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撤县建市的筹划与运作

08-17 09:33   www.yingchengnet.com  

 

范浩清

 

  1986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函(1986)70号文件,作出关于湖北省设立应城等6个县级市的批复。消息传来,应城上下顿时群情振奋,这座古老的县城终于以城市的面貌矗立在共和国的版土上。同年6月30日,经过紧张筹备的应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旋即召开,381名代表欢聚一堂,共商"市"事,作出了《关于建市后几个重大事项的决议》。我作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会上作了题为《为把应城建设成繁荣文明的新型城市而奋斗》的工作报告。7月2日,庆祝应城市成立大会在市大礼堂隆重举行。国家民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孝感地区、行署、军分区领导同志与应城各界干部群众共1,500多人参加了大会。会后,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及文艺演出活动,全市上下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广大群众沉浸在撤县建市的巨大喜悦中。

  撤县建市,对于从公元454年置县的应城而言,无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于推进应城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实现应城由农业大县向新型工矿城市转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应城能走在湖北省县改市的前列,是由于应城党政领导善抓机遇,勇于决策的结果,是应城的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发图强的结果。当时我担任中共应城县委书记,亲历了撤县建市的筹划与运作,至今忆及,仍萦绕脑际。

 

  启发与共识

 

  1982年10月,原中共应城县委书记赖传贤调任中共孝感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经省委批准,由我接任县委书记之职,并在同月中共应城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当选,陈世高、周继松、谭金香(女)三同志当选为县委副书记,刘星樵、吴克华、刘家瑞等当选为县委常委,新一届县委成员计24人。

  说句掏心的话,我作为土生土长的应城人,能当选为县委书记,除感到稍许兴奋外,更大的是责任与压力,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如何加快应城的建设步伐,建设一个全新的应城,一直是我和县委一班人紧迫思考的事。

  就在新的一届县委成立不久,应城籍的革命老前辈回归故里,看望了应城的父老乡亲,听取了我们关于应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介绍。临走时,老领导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都是喝着富河水、吃着应城粮长大的,无论过去或现在,应城在我们心中都是块弥足珍贵的宝地,过去我们打鬼子、闹革命是为了建立我们自己的政权,现在我们搞建设、谋发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应城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光荣的革命传统、丰富的矿产资源、勤劳的人民群众,你们领导班子都是应城人,正逢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一定要利用这天时、地利、人和,把应城建设得繁荣、昌盛,力争开创出一个新的应城来!"当时我们在场的几位同志无不深受启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时至今日,老领导的殷殷嘱托仍记挂在耳边。

  同年11月,孝感地委组织全区县委书记到江浙一带考察,沿途所见这些地方工业发达,城镇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各项建设如火如荼,我的触动很大,当时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江浙一带小城镇建设相当有档次,而城市发展的主要支撑是工业经济。看来,我们的思想不够解放,长期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成为我们的禁锢,束缚了我们的步伐,应城的发展之所以落后于江浙,我认为主要症结在于此。应城历来以农业为主,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大都放在抓粮棉、发展农业上,但是仅靠粮棉的发展并不能够带来整个经济的繁荣,从哪里突破?这次江浙之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把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向县委一班人作了介绍。大家也深受启发,认为要彻底改变应城的面貌,必须打破我们现有的工作格局,从抓农业为主转变到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

  1983年,原孝感县撤县建市,成为孝感地区唯一一家县级市。消息传来,引起了我们深刻反思:孝感县之所以能成为孝感市,固然有其区位优势,但关键还是孝感的工业比我们发达,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水平比我们高,第三产业比我们繁荣,具备了城市的功能;建市以后,城市作为载体又拉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和繁荣,这些都是我们所欠缺和需要迎头赶上的。当时我就想,既然孝感可以撤县建市,促进经济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可以说,最早萌发撤县建市念头就在其时。我赶紧把这一想法通报给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大家讨论踊跃,认为撤县建市可以成为转变我们工作格局的载体,抓住了这个机遇,并以此为突破口,对于形成我们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是大有裨益的。一是因为国家对小城市的优惠政策很多;二是因为要建成"市",必须要有占主体地位的工业经济、发达的第三产业、完善的城市功能作支撑,而这些更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迅速改变应城发展偏慢、起色不大、经济不活的总体状况。如果说我们要寻求经济发展突破口的话,这个突破口应该是撤县建市。于是,大家思想统一了,心里也亮堂了。撤县建市迅速成为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共识,化作我们工作的动力。

 

  索骥于故朋

 

  应城有一大批老乡在外工作,他们身处异地,对故乡一往情深;应城人热情好客,在工作交往中,与不少上级部门的领导同志建立了深厚感情,积累了一笔宝贵的感情财富;应城作为鄂中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不少老革命、老前辈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他们虽身居高位,仍时刻关注着应城的发展。这些老乡、故朋、领导为应城的撤县建市工作都作出了不少贡献。

  撤县建市的动议形成之后,1984年下半年我们开始申报,得知县改市必须经国家民政部报国务院审批后方能成功,县改市的具体经办机关是各级民政部门,于是我们"顺藤摸瓜","摸"到国家民政部原办公厅主任路云同志系应城老乡,我们派县民政局的一位同志登门拜访,咨询有关撤县建市工作的具体事宜。路云同志对家乡撤县建市自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引荐下,我们又找到国家民政部一陈姓司长。该司长具体经办各行政区域的划分、变更和设立工作,他向我们进言,由县改市必须有几个硬性指标:一是工业产值要占总产值的大头;二是城市人口要有相当比重;三是城区面积要有相当规模。他说:"你们应城是一个农业大县,这些工作如果无有突破,硬性指标达不到,即使我们报了,也不会通过。"我当即把这些情况通报给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确定了工作努力的方向。

 

  申报抓机遇

 

  当时撤县建市,面临的竞争相当激烈,来自于上级的影响也不小。1984年下半年,我们向孝感地区提出申请。孝感当时的主要倾向是安陆,在向省递送的呈报中,孝感把安陆放在应城的前面。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们很着急,认为要尽快申报成功,还必须加大力度,不能按部就班。于是,我们抽调民政局的一位同志专门跑申报工作,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信息,便于决策。经过半年的努力,应城终于挤进了湖北省拟报县改市的笼子。其时,我们面临的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省里向上报的有应城、枣阳、天门、广济、来凤、蒲圻、沔阳、石首、麻城、利川共十个县,所谓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解数,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如不及时工作,也会功亏一篑。

  这里有一个插曲。当时孝感有传闻:地委从发展孝感出发,拟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直达应城长江埠,连接化工地区,利用应城东部丰富的岩盐资源,发展盐化工,成立孝化市。这给我很大的震动,如果我们自己不加快发展,抢先建市,开发资源,发展工业,我们就会被别人吃掉。于是横下一条心,千方百计促建市成功。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工作的时机,提出我们撤县建市的愿望和要求,广造舆论、造影响;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工作,大胆突破,充实建市的"内瓤子"。

  申报要抓住信息,坐在屋里是不行的,必须主动出击,为我所用。得知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和副秘书长在十堰开会,我连夜驱车前往,汇报我们撤县建市的迫切要求和相关工作,寻求支持;我们又多次到省民政厅找主管领导,谈规划、谈蓝图,希望指点迷津。之后,又专程把民政厅厅长、主管副厅长接到应城参观、考察。领导们对应城依托矿产资源,建设新兴工矿城市的构想很感兴趣,他们说,中央有发展中小城市的战略要求,应城由农业大县向新型城市的转变,矿产资源可以作为依托,发展有潜力。虽然现阶段的发展还有差距,但可以改革试点市的名义进行申报,纳入改革试点市之列,这样,申报的针对性也就强些,成功率也就高了。听了领导们的意见,我们信心更足了。省里的申报工作做通之后,我们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1985年初,就派万年旺同志进驻北京,直接跑民政部,以改革试点市的名义到各有关部门游说,一方面找在京的原新四军第五师的老领导、老同志帮助呼吁,一方面加紧与民政部主管的同志联系,取得他们的认同。到1985年下半年,我们外围的申报工作已经基本理清了头绪,同时,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带领全县人民努力工作,实施开拓,紧锣密鼓地为撤县建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成于崛起

 

  撤县建市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其实质在于拉动应城整个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抓住这一机遇更快地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既实现撤县建市,又拉动整个经济的大发展。建市前夕,我们大刀阔斧地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过去,由于工作重心长期偏重于农村和农业,应城的城区一直界定于"南不过老汉宜公路,北不过倒口桥,西不过县河,东不过宋应公路"的狭小范围内,城区面积一直局限在1.8平方公里,老城区建筑密度过大、街道狭窄、公共设施不齐,规模性建设难以拓展。我们及时组织讨论,认为加快建设步伐,必须突破现有城区的框框,跳出老城区,建设新城区。认识统一后,工作力度也相应加大,组建了城区建设指挥部,由我任指挥长,时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金华同志和常务副县长邹家驹任副指挥长,从县直有关职能部门抽调1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组成规划处、工程处、市容管理处、办公室等内设机构。指挥部的具体任务: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建设工程项目详细规划的审批和管理;做好城区市容、市貌的规划和管理;组织和指挥城区几条主干道的建设,拉开城区大规模建设的框架;保证城区建设快速、有序进行。指挥部成立之后,迅速进入操作,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几条主干道的建设,一是拓宽了依城而过的汉宜公路、宋应公路,作为城区的两条主道,使新、老城区连为一体;修建城东新区的主街--东大街,向西延伸与老城区西大街衔接,贯通新、老城区。指挥部成立之前,我们还成立了城市综合开发公司,利用省建行的专项贷款,借鉴深圳经验,统一组织实施了城东新区的开发。城市综合开发公司和城区指挥部的成立,为依托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加快应城城镇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是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应城要想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必须要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作支撑。资源优势是应城工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以膏盐资源为依托,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一直是我们当时的工作目标。从1984年开始,我们成立专班,研究盐化工业的发展问题;建材工业以石膏为主;机电产品以机械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带动发展;与盐化工业相配套,大力发展塑料包装、加工工业;同时发展食品饲料。工业的发展,以公司为龙头,向上跑资金、跑项目、进笼子、争计划,由于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工作,基本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六大工业门类的应城工业格局。

  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当时,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明朗,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没有潮起来,人们对割资本主义尾巴还心有余悸。为迅速为第三产业正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在1985年的全县四级干部会议上,我们专门安排郎君鲁大村党支部书记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其村民自发地从事第三产业的经验;城台乡一小伙子,经销黑木耳小有收入,我们也安排他在会上作了发言。记得他有几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我们是提着黑包,走的黑路,赚的黑钱,有一颗黑心。"会后,我对他说:"不要有顾虑,只要能搞活商品流通,县委、县政府给你撑腰。"在四级干部会上,这一次的专题发言一改过去党支部书记谈粮食、谈农业的话题,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势头高涨起来,各路"神仙"大显神通。

至1986年初,我们的申报工作已捷报频传,从北京传回消息,民政部已把应城作为湖北省申报县改市的重点县。在向国务院呈送的报告中,还将应城放在其它各县之首,这些给了我们很大鼓舞,我们继续紧锣密鼓地向上做工作,汇报我们的建设进度。终于,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文,批准应城等6个县为湖北省第三批县级市。

  如果说,撤县建市是应城历史上一个转折点的话,那就是以撤县建市为契机,实现了应城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向发展工业经济的重心转移,为应城的改革发展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确定了一个新的起点。其间,无论坎坷与曲折、艰辛与汗水,都是我们所应该铭记的。

 

注:范浩清,原中共应城市(县)委书记。本文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