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

08-16 16:45   www.yingchengnet.com  

文/李月生

 

  应城民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它与应城的地名、物产和人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矿藏,在历代劳动人民的心目中堪称宝物。因此,就产生了民歌:"应城有三宝,石膏、温泉、灵芝草。"这首民歌短小精悍,乡土气息浓厚,语言生动精彩。

  解放前,膏洞矿工们在低矮、潮湿、昏暗的洞巷里艰难地劳作,身体受摧残,生命无保障。流行于西北乡400余年的膏洞号子,就是矿工们发出的深沉叹息,是一种独特的劳动号子,分正眼、水眼、锤工、拖工、抬工5 种。"东山高、西山陡,怀里揣个四两头(大麦面粉做的粑子),走一步,咬一口,坐班的墨在巷子口。猴头鞭、黑头棍,打得老子屁股鲜血流;拖不动,爬着走,哪年哪月能出头。"这是《拖工苦》,唱的膏洞拖工的苦难和辛酸,抒发的是他们心中怨恨和不平。

  巡检沿大富水一带,杨河、三合沿漳水的河畈地区,是应城小麦生产区之一。麦收时节,旧式脱粒工具连枷费力大,效率低。妇女们为了解除单调而繁重的体力劳动带来的疲惫,创作了打麦号子。打麦时,妇女们相对排列,一队领唱一队和,连枷高举重落,队列进退有序,繁重的劳动变成了欢快的歌咏比赛。《打了一场又一场》,就是流行较广的打麦歌。"南风悠悠麦场上,大麦小麦金晃晃,打了一场又一场,丰收年成喜洋洋。场上连枷夸夸响,锅里粑粑喷喷香。"唱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

  杨岭、汤池一带,是一冲两塝的低岗地势,盛产水稻。农民插秧之后,最重要的农活是车水灌田。一般是一车两人车水,高坡田要用多部水车对口提灌。为了速度一致,由一人鸣锣为号,几部水车一同启动,每部水车上由一名青年男女计数唱歌,这样就产生了车水歌:"打起号子唱起歌,水随人意飞上坡,流到田间润禾苗,汗水淋淋心头乐。"车水和唱民歌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动人场面。

  三合、郎君、长江、黄滩、天鹅一带,地处府河、县河流域下游,每年冬春两季农闲时,沿岸农民要加固堤防,石硪是过去夯土的工具。为了省力和节奏一致,打石硪时,由一人领唱硪歌,众人应声而和,并伴随甩臂摆手动作,如同载歌载舞。硪歌有山歌、小调等。有时还即兴编词。最流行的打硪号子有《哟哟子硪》、《揉腊菜》、《咿呀火嘿》等。这些民歌充分展示了应城劳动人民的情操和才气。

 

  应城民歌还打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

  土地革命时期,应城民歌开始向歌颂进步的政治活动方向发展。1932年1 月21日,贺龙领导的红军第九师在应城西20里的龙王集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战,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由于指挥有方,英勇善战,红军大获全胜。应城人民欢欣鼓舞地传颂着这个喜讯,编成民歌到处传唱:"雾雾层,打应城,应城打不开,请了贺龙来。贺龙来,城打开,老财滚下台,人民喜开怀。"当时还有《熬好白盐送红军》,这首民歌也风靡一时。

  抗日战争时期,应城民歌更有新的转折。这时是应城民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到城关西街火神庙广场专场演出抗日歌曲和流亡歌曲。城关小学高年级师生在十字街、城隍庙前广场、北门菜场教市民、农民唱抗日歌曲。受其影响,应抗政府所辖的边远游击区,也流传着许多抗日民歌,如《好人要当兵》就深受老百姓欢迎。当时,陈河一带湖区的抗日游击队,同日寇多次交战,屡次获胜。当地群众把这些实况编成民歌传唱,流行最广的是《龙赛湖里战鼓擂》:"杀东洋、斩东洋,东洋鬼子真横强,飞机大炮机关枪,把我陈河都烧光。龙赛湖、龙赛湖,龙赛湖里擂战鼓,练拳擦枪又磨刀,打得鬼子象鬼嚎。"唱出了人民对日本鬼子的痛恨和对抗日游击队英勇杀敌的赞美之情。

  解放战争时期,应城人民反对国民党打内战,对国民党抽壮丁极为不满。当时就有民歌《抗壮丁》广为流传:(妻唱)"你为什么成天不快活?不想吃,不想喝,夜晚睡不着,家务你不管,田间也不作,究竟为什么?你快告诉我。"(夫唱)"我这几天心头压着磨,为的是抽壮丁啊,保长抽中了我,当兵我不愿意,出钱又出不起,孩子妈你想一想,怎么叫我不着急?"这首歌通过对唱的形式,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国民党抽壮丁的痛恨之情。

  土地改革时期,土改工作队在农村访贫问苦,扎根串连,以苦引苦,启发穷苦农民的阶级觉悟,促进了土改的顺利进行。人民群众把这些实况编成了《龙赛湖小唱》。这首民歌共有6段,其中第一段是:"龙赛湖的水哟,弯又弯呀,龙赛湖穷人泪不干,拿镰子饱来放镰子饿罗,卖儿卖女还要交租课。" 因为这首民歌能配合宣传土地改革,群众也很喜欢唱,所以土改队把它到处推广。当时这首歌主要流传于陈河、扑林、毛河、前伐、太庙、义和、杨岭等地。

  抗美援朝时期,应城人民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正义战争,成立了抗美援朝宣传小组,社会上掀起了踊跃参军抗美援朝热。当时,流行最广的民歌要数《五更子令》。"一更子令,点燃灯,我劝我郎去参军,男的当兵是本分,保卫政权掌大印。二更子令,郎睡觉,我劝我郎你听到,你在外面把国保,抗美援朝你要做好。"这首歌通过妻子对丈夫临行前的叮嘱,反映了人民群众积极参军抗美援朝的心声。

1958年8月28日,应城诞生了湖北省第一个人民公社。当时,人民群众把"红旗人民公社"这个振奋人心的新型事物到处宣扬,并编成民歌《绣荷包》广为传唱。这首歌有4段,其中第二段唱道:"二月里来春光好,见一位大姐绣荷包,绣一个人民公社好,绣一个人民公社好。"这首歌在社会、学校、家庭广为流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很多农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走上了致富道路。此时,应城民歌《包字歌》诞生了:"包字好、包字好,包字是个宝,包字添刀旁,能把穷根刨;包字加提手,能把金娃抱;包字加上足,向着幸福跑。"这首民歌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高度赞许。

 

  应城民歌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结构形式多样,艺术表现手法颇有特色。

  应城民歌就词体而言,有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四段体至十二段体。应城民歌拿句式来说,不是千篇一律,其变化较大。在一段歌词中,有一、二、三、四、五、六句的,还有八、十、十二句的,分六种情况可以说明。双句式,如儿歌《好吃佬》:"好吃佬,炸油条,炸到锅里不见了。"用幽默的语言,生动地讽刺了贪吃行为。三句式,如《一日能办九日粮》:"一年只有四十五日忙,一日能办九日的粮,吃不完的粮食做酒熬糖。"四句式,如情歌《十月子飘》:"正月子飘,是新年,劝我的干哥莫赌钱,十个赌钱九个输,哪个赌钱有好处?"五句式,如《打草鞋谣》:"把式台,打草鞋,老子打来儿子卖。娘纺棉花孙捡柴,媳妇在家剁腊菜,人民苦愁深如海。"六句式,如《阎王面前打个滚》:"下膏洞,坐千斤,一根麻绳吊横棍。两个胯子上面'跨',手提一盏鬼火灯。东碰西撞放下洞,阎王面前打个滚。"八字句,如《站花墙》:"月影照花墙,小妹等情郎,情郎哥约定,九点半见面。子鸡烧板栗,膘肉炒笋衣,清炖活喜头,等我郎来吃。"

  谈到应城民歌的章法,结构上也有许多变化。有些民歌是用对唱式或问答式构成的。如《猜地谜》:"……城墙上挂尺是哪一厢(地方)?城墙上挂尺是印(应城土语,测量之意)城"。"……豆腐落锅是哪一厢?豆腐落锅是黄皮(陂)"。这首歌问句是谜面,答句是谜底,有时还运用谐音,显得生动有趣。

  应城民歌表现手法上也有闪光之处。其手法有比喻、夸张、对比、倒装等。运用比喻手法的民歌较多,《石膏歌》就是一例:"天上的白云千万朵,没有我应城的石膏多;地下的雪花白似银,没有我应城的石膏纯"。这首民歌运用白云、雪花比喻应城的石膏多而纯,显得十分具体生动。夸张手法也别具一格,如《我有好歌不敢唱》:"我有好歌不敢唱,开口一唱难收缰。从小唱到十八九,还未唱完半座矿。要我把好歌都唱完哟,小妹子会唱成老大娘。"这首歌用夸张的手法充分说明了"我"的好歌多,使人听了感到格外幽默,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对比手法也有一定的特色,如儿歌《外婆与舅妈》:"我从家家门前过,家婆叫我坐一坐,端一碗白米粥,端一碗热蒸肉。家婆拈给我大肥肉,舅妈拈给我大骨头;家婆死了哪里埋?银山抬到金山埋;舅妈死了哪里埋?猪窝抬到狗窝埋;家婆坟上插朵花,舅妈坟上把屎拉。"这首歌把外婆和舅妈对"我"的不同态度和"我"对外婆、舅妈的不同感情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我"爱憎分明的情感。

  应城民歌中有运用倒装式的绕口令,如《来到放牛山》:"山前山后弯里弯里转,转里转里弯,弯弯子溜哟溜溜子弯,来到放牛山"。让人听起来觉得十分生动有趣。有的词、句开头以数为序,如民歌《十贺彩》:"彩莲船,划拢来,来到贵府贺个彩;独占鳌头两朵金花,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过海,九九长寿时时发财,辞别贵府把船开。"这首歌把十个数字(含谐音)自然、巧妙地镶嵌在句中,表达了对家庭的良好祝愿。

注:李月生,东马坊办事处教师;宋纯清、冯丹为本稿提供了有关资料。"坐班的墨":"坐班"即工头,"墨",当地骂人的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