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膏盐业带动了乡村集镇的兴盛

08-17 09:02   www.yingchengnet.com  

 

崔义生

随着石膏的发现和开采,食盐的破禁熬制,逐渐形成了应城的十里膏盐矿区。西山、北山膏洞盐棚达100多处,膏盐工人成千上万,骡马驮运日以继夜,带动了农村集镇的兴盛。除城关、湾上、陈河等集镇之外,在西山兴起了潘集、龙集、张庙、棉田,在北山兴起了红堂、陡河、王庙等数处小集镇。

  在这些集镇中从事烟、酒、茶、京、广、杂、肉案、砻坊等业的商人,有的是本乡本土由农转商,有的是外地人见这里"有生意可做,有利可图",便纷至沓来。原在城关开染房的"祁福兴"弟兄俩,瞄准了棉田这个生意"窗口",在自家本无多少资金的情况下,从城关"永顺益"杂货铺用"先赊后付"的方法获得货源,到棉田租了一栋平房开设了杂货铺,以期"无本求利"。几年光景,由开始时的"夫妻店"发展到雇请店员3~5 人,并有了充足的流动资金,从小杂货铺发展成大杂货铺。棉田也由一座秃岭荒坡,逐渐成为烟馆、酒馆、茶馆、杂货铺、广货铺林立的新兴集镇,店铺通宵达旦营业。在龙王集开鱼行的吴力章,开始时只有一杆秤、三个鱼筐,因"蒋富记"、"陈忠记"、"宋福记"、"宋哲记"等几家膏盐洞都开设于此,洞上的小伙房天天要买鱼,使吴力章的鱼市生意"宏图大展",他一家忙不过来,就把吴姓本族人弄了四家来开鱼行,吴姓"霸"了龙集的鱼市。在西山,龙集兴盛于前,潘集发起于后,次为棉田、丁岗、张庙等集。真正的商业集市是潘集,棉田、龙集等地则以茶馆、赌场居多。

  潘集从东到西一条长街,街中间铺长条石板,两边街沿砌鹅卵石镶青砖成流水沟,铺面是坐南朝北一排,坐北朝南一排。坐南的有44家铺面,有的一家铺面里前后有两三家各司其业。如潘光秀,前屋开勤行带卖面食,后屋又开磨房;周伯山在前厅开木作坊,后厅又开豆腐馆。有的是本地人在此建房做生意,有的是外地人在此建房或租房营业。潘集附近张家大湾的张信廷,原是个裁缝,单靠手工活收入有限,后结识了"蔡利记"膏商管事蔡用久,蔡的手头很阔绰,一次玩牌赢了千来块银元,就给了张100块。张用这100块银元作本钱,在潘家集街上开了个匹头铺,并利用蔡管事在洞上的身分广拉生意,几年光景就由一个小铺面发展成为一个大铺面。安华廷原在湾上小街一家杂货铺当"小倌",出师后,因其岳父是张家大湾人,见这里杂货生意好做,便到这里开办了"同协"杂货铺,经营食油、煤油、木梓油、糖果、水烟、酱品、副食等,与"夺锦堂"盐厂、"韩诚记"膏洞"立折子"共往来。平时只用一个折子做卖买,买时不付款,买多少,货值多少钱,只在折子上记个数, "五、八、腊"月凭折到洞上去结算收钱。因膏洞盐棚对杂货类需要量大,所以生意既好做利润也大(凭折售货价,一般高于现金价20~30%)。张绍恒和安华廷是"伢朋友",到安家做客,见这里生意好做,也从湾上迁到这里来,租赁张少山的门面开设了"张绍记"匹头百货店,而户主张少山又在其后屋开设了鸦片馆。

  膏洞上的工人,应山、随县籍居多,云梦、安陆籍次之。工人的劳动条件极差,但收入比起在原籍农村种田来说,又算"大富了一步",因为一般锤工或棚工,每月或多或少有几块银元的收入,他们大多又无家小,上了洞就到集上来,买点食品,或者切上一盘卤肉,喝上几杯酒,"消愁解闷"。有人说他们是"上洞充公子,下洞叫化子"。更有一般职员,尤其是当"叫人的"、"坐班的"、"监工"把头等,除了工资比工人高,还可从工人身上克扣工资,所以他们手中的钱更多,下工后就上街吃喝玩乐。

  当时潘家集是"天麻亮开集,大深夜收集",日夜是人群川流不息,各行各业十分兴旺。黄陂人白少权、白少庄、白少平三兄弟,原是背"布尖子"的,也就是身背几匹棉布走村串巷叫卖,串到了潘集,见这里生意好做,三兄弟就在集上买了一排三间的铺面,挂牌"白兴发",老大经营布匹,老二经营杂货,老三经营广货,成为赫赫有名的"白三家"。当地人张纯斋,开始在潘集街上开"恒顺和"杂货铺带创水烟,雇请4个店员,1 名烟师傅。后来又在张庙分设"永顺和"杂货铺,雇管事1 人、店员2 人。由于铺面大,又是"一主两铺",张纯斋也就成了当地的绅士,虽说识不了几个字,同样被人尊称为"张先生"。开"砻子坊"的陈青山,专供"贞本堂"、"张屏记"膏盐洞上大、小伙房的食米,每日加工稻谷1000多斤。喻老四是开勤行的,他家做的油条"又大又酥口",锅块饼子也起酥,除了行销早市,还请张中元每天挑"干货"担子送到"蒋贵记"、"郭福记"、"天和堂"等膏洞"定点定时"销售,洞上的工人多以锅块、饼子当中餐,因此,日销量很大。在潘集街上也有既务农又务商的。如张友元家在街上开豆腐馆,又兼种三四斗田。"义同康"机修厂,是专为洞上修"黑油马力"(柴油机)和吊车的,原在街东头设一个厂,后来业务多了,又在街西头开设一个分厂。随州人刘方坤,在街上开了一个药铺,因膏洞下的拖工、锤工长年累月劳作在低矮的洞内,皮肉生疮腐烂,刘方坤知此情况后,专门配制了一种治疮药,疗效颇佳,工人们争相前去就治,刘因此被工人们称为"一剂药吃好"的"良医"。还有开盐行的,一种是开始就开盐行,在洞上批发回来零售;一种是本不开盐行,后因盐棚赊销的货款无现款结账,就按价给盐,这样,抵回来的盐只有设行零售。还有一种特殊行业就是柴行。因当时盐棚熬盐的燃料,除了原煤就是采用从京山来的劈柴和农村砍的茅草,还有烤火用的木炭。柴民向盐棚出售烧柴,每每在潘家集落脚,这样就有一些人专做这种柴生意。有的是开行作中介,收取佣金,也有的囤买囤卖。作中介的柴行只凭"一杆称",即所谓"买卖当行";囤买囤卖者要划定柴场,买进来码成柴垛,再联系盐棚销售,从中获利。山柴多用牲口驮运,驮夫要在集上歇脚,有的要买点油条饼子充饥,有的要用卖柴所得带点京货、广杂货回家,这也成了潘集商业兴旺的又一原因。

  潘家集在鼎盛时期,由东到西、坐南朝北的半边,有夏坤山饭馆、义同康机修厂,刘方坤、安士松等5家药铺(其中仁昌药铺带酒馆,万生元药铺后院还开水果行),李道山、张少山等三家粮行,张信廷、张绍恒等2家布匹百货铺,张文华杂货铺,潘海保裁缝铺(门前卖篾货、草鞋),喻老四、王吉昌、安双望等6家勤行,张友元豆腐馆,王大坤牌场,另有木作坊、鸦片馆、砻子坊、皮匠铺、理发店、盐行、弹花铺、纸马店等各一家,还有义利生杂货铺兼当铺。由西到东、坐北朝南的半边,有岳鸿兴木作坊带棺木店,喻望发、彭福高等2家磨坊,王开温茶馆唱皮影,恒顺和、李同发、蔡永兴等5家杂货铺,饶水秀、潘运生、赖皮子等6家饭馆、酒馆,蔡上珍等2家勤行,李友发、潘华轩粮行,李友发渔行,潘大贵广货铺,陈青山砻子坊,邮局代办所,药铺、牌场、猪行、盐行、缝纫、鞭炮铺等各1家,"一架山"柴行,义同康机修分厂。另外,在沿街还有香烟摊子、布匹摊子,摊米粑的、卖小菜的20多家,肉案8棚。一年四季,日日夜夜,买的卖的,熙熙攘攘,生意兴隆。

  龙集虽然兴起于潘集之前,但商业远不及潘集兴隆。重要原因是,龙集离陈河镇较近,许多生意被陈河镇拉走。而距潘集数里的祝墩、景墩虽也形成了小集市,但因位置偏僻,没能形成"百日集市"。